蛇大多数都是呈现负面形象出现。 “人心不足蛇吞象”描述了蛇的贪婪; “农民和蛇”写出了蛇的狡猾和冷血;狠毒的人被形容为“蛇蝎心肠”。
古代的记载中蛇大多以鬼怪的身份出现。《山海经》 的巴蛇“食象,三岁而出骨”,柴桑飞蛇。《续博物志》的钩蛇“中木则折,中人则害”;《格致镜原》中人蛇“人立而行,遇人辄嘻笑,笑已即转噬“;《酉阳杂俎》载孙叔敖斩双头蛇;清人陈鼎在《蛇谱》载唤人蛇,应者“虽去隔数十里蛇必至“;梁绍壬的量人蛇;《神异经》中的率然蛇。
但即便如此蛇在中国神话史上却有着很重要的位置,中国古代神话的女娲和伏羲都是人首蛇身。《鲁灵光殿赋》描“伏羡鳞身,女娲蛇身”,《帝皇世纪》《路史》《拾遗记》《史记.补三皇五帝》也有记载。还有历史上的巫族的祖先,传说都是蛇身、蛇头、或蛇尾。也有传说蛇通过一次次蜕皮可以进化成为龙,所以也有地方供奉蛇为神明。